> 文章列表 > “留花翠幕”的出处是哪里

“留花翠幕”的出处是哪里

“留花翠幕”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一句情诗,细看才发现它出自宋代赵彦端的《鹊桥仙》。这位赵彦端,是个妥妥的文艺高手,不仅会写词,还深得宋高宗的喜爱,堪称古代版的“国民诗人”。他的词作风格婉约,喜欢在诗中加入一些小细节,比如“留花翠幕”这种画面感超强的句子,简直让人脑补出一副精致的春日画卷。

不过,赵彦端的诗虽然浪漫,但背后的离别之情却让人心酸。他在这首诗中,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无奈于离别的现实。这让我想到,现代人不也是经常在“留念”和“放手”之间挣扎吗?无论是毕业季的骊歌,还是友情、爱情的分岔路口,都是这种矛盾情感的体现。

有意思的是,赵彦端的文风还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比如,元杂剧中的一些表达离别的场景,都能看到他的影子。这让我想到,或许我们现代人在写情书或者发告别朋友圈时,不知不觉也在传承这种古老的诗意,只不过换了一种更接地气的表达方式。

整体而言,“留花翠幕”不仅是一个优美的成语,更是古人面对离别时的浪漫写照。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永远是人类情感的永恒主题。

“留花翠幕”的出处是哪里

“留花翠幕”出自宋代赵彦端的《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留花翠幕”全诗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宋代 赵彦端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

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

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_。

作者简介(赵彦端)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