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谩夸书剑无归处”的出处是哪里

“谩夸书剑无归处”的出处是哪里

“谩夸书剑无归处”的出处是哪里

“谩夸书剑无归处”出自唐代李群玉的《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谩夸书剑无归处”全诗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唐代 李群玉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

宾馆尽开徐孺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李群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

宾馆尽开徐孺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译文:

欲南行,陪同崔八到海榴亭。

朝宴华堂,直到暮时仍不散,只为几人偏受了谢公的留宴邀请。

风传着鼓角声,霜侵戟端;云卷笙歌,月映楼台。

宾馆之上,人们纷纷备下了徐孺和李膺的床榻,客人们舍不得离开,只留恋李膺的舟楫。

虚夸着书剑无定归处,水远山遥,步步惆怅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将要南下,在海榴亭陪同崔八的宴会上,朝宴持续到了晚上还未散场。诗中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宴会上的场景,使用了鲜明而生动的意象,如风传的鼓角声、浸润在霜里的战戟、环绕在云中的笙歌、借月光点缀起来的楼阁景色,使整个场景栩栩如生。宾馆之上,准备好了徐孺和李膺的床榻,客人们舍不得离开而停留在那里。诗人心中无法摆脱书剑的自豪,但又无定归处,让他对水远山长倍感忧伤和无奈。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而悲伤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往事的怀旧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传达出一种寂寞之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