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前婚后财产如何界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界定主要依据财产取得的时间。以下是具体的界定标准:
婚前财产
定义 :指在婚姻登记之前取得的个人合法财产。
包括 :工资、储蓄、接受的赠与和遗产、房产等。
特性 :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有特别约定。
婚后财产
定义 :指在婚姻登记之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合法所得。
包括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特定情况除外)等。
特性 :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除非双方有特别约定。
财产约定的例外
双方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
法律效力 :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其他注意事项
实际占有 :即使财产权在婚前取得,但婚后才实际占有该财产,其性质可能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继承或赠与 :婚前一方接受继承或赠与的财产,如果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所有,则为个人财产。
个人生活用品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通常也被视为个人财产。
以上是根据《民法典》对婚前婚后财产界定的基本规则。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民法典婚前财产如何证明?
婚后财产如何证明只归一方?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有何法律效力?